今天是我們這組一起上台報告,我們三人專業都屬第二外語類型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讚的組合。因為學習中文的人大部份也可能是學中文當第二外語,面對一個與英文截然不同的語言,我們的學習經歷反而能先為學習者著想。
我們利用課餘時間密集的討論,我們先做了COGGLE,這個軟體我們一開始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操作上消耗很多時間。我們照個老師在教材區放的簡報逐一檢討什麼內容應該放進COGGLE裡。終於把COGGLE做完後我提出讓大家猜猜各地用語,因為現在網路的廣泛使用,我們離世界各地的華人又更近了一些。在YOUTUBE上也有不同地區的華人介紹他們的用語。因為我們以後若有機會教中文也不一定會在台灣,說不定在中國或馬來西亞等地區,所以我認為更有學習的必要。
由於報告開始製作的時間稍晚,我們沒能找到各地用語的來源,因此在報告時只能憑我的個人想像(硬掰)解釋不同地區用語的意思。原本我只想說放各地用語讓大家猜就好,但政耀覺得還需要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,於是我就提出了「流行用語算中文嗎?那真正的中文是?」這樣一個看似不客觀的問題,因為我由答案去設想出來這個問題。
大部份的同學覺得「我們嘴巴講出來的都是中文」,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「歐爸」,「小鮮肉」等突然爆紅的流行用語等到退了流行,這些用語還會有人用嗎?曾經的「殺很大」中的「很大」系列用語現在也變得很少見,我認為有時效性的中文不能算是真正的中文,因為沒有被傳承下來的機會,無法存留的中文不能算是真正的中文。
由於報告前一天才完成無法事先確認講義簡報,導致無法讓大家參與遊戲我覺得有點遺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